「今天你拒絕保險,明天你可能被保險拒絕。」
最近深深的感受到這句話的深刻。
媽媽一直以來的保單只有意外險跟儲蓄險,
最近開始幫她補足醫療的缺口,
然而,以前沒有這樣的保險觀念,
現在就算是想買,保險公司也不見得會賣你了。
姑且不論年紀越大,保費貴的有多誇張,
隨著年紀,日漸產生的一些病病痛痛,都形成保險公司可能列為除外的事項,
我們所擔心的風險,隨著時間與年紀,甚至成為過往病歷,而變成無法轉嫁,
真的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保障。
也許儲蓄可以當醫療費用,然而,他夠嗎?
爸媽都是老師,一輩子就領固定的薪水,
如果風險是他們的薪水無法負荷怎麼辦?
抑或者辛苦一輩子原本該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退休金都拿去填補醫療缺口了,拿什麼來過退休?
又甘心嗎?
為了幫媽媽買保障,體檢卻發現更多不知道的問題,
健檢報告使得媽媽開始擔心未來身體狀況,然而卻沒有辦法透過保險保障,
眼看也許未來即將會遭遇到的問題,卻只能自力更生、自求多福,
只令人更憂慮與無奈。
老爸一直對保險是排斥的,
也許現在觀念已經有改變與認同,但同樣也是面臨被保險拒絕的問題。
年紀大了開始出現痛風、關節炎,前一陣子右手連舉都舉不高,
寧可在家等他自己好,因為看醫生好貴。
是呀,看醫生是很貴的。
日前老爸牙齒痛到無法吃飯,拔牙,現在得要植牙,
植一顆可是要花七、八萬呢,關節炎的門診都捨不得去看了,
但不植就無法吃飯,硬著頭皮還是得花。
拔牙與植牙都是有機會理賠的呢,如果有買對保險的話,
在年輕有能力時候若能為年老的自己存一份醫療存摺,
面對這些問題時候我們負擔是否就小了許多呢。
「買保險是小負擔,但不買保險以後可能會有大負擔。」
我覺得這點出了很實際的根本,
我們很有福氣不是屬於沒有能力負擔保費的人,
別讓日子過到最後只剩下感慨。
退休規劃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年輕有能力的自己,照顧年老無能力的自己,
重點只是開始規劃了沒有。
只希望透過對的工具,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