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好像又老了那麼一點掂。


http://p5.p.pixnet.net/albums/userpics/5/7/25657/1215105921.jpg 
                                                                               
第五年了,再怎麼樣,也無法更多了,
多數時候就像那落地的最後一顆球,
清脆卻沉重的觸擊聲,然後很多事情,卻忽地已是在身後了。
                                                                               
是很難去細數這樣的感覺的,
怎樣叫做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而其實你說過的話,道過的感覺,已經太多、太多。
                                                                               
看著學弟妹的成長與成熟,有時也像在刻劃自己的心境,
這一兩年來,你要自己站在遠一點的地方,用凝望的角度、刻意不在焉的態度,
來看待這一個一手帶大的團體,有時忘卻了,原來自己已經不復年輕,
打鬧成一團,喬裝成新生,然後再在每每夜深人靜時,驀然鏡中自己的蒼老。
                                                                               
我從你的眼睛裡看的見。
或許可以將之轉化為一種不捨得。
                                                                               
打從大一剛進系羽,佑子總在舉目可及的位置開始,
系羽對我而言變成了一種很不一樣的存在。
該去怎麼形容一個20歲的大學新生,從完全不會打羽球,去學習,
然後在大一下就韌帶受傷復健一整個學期,卻不曾斷了和羽球、和系羽之間聯繫的心境?
我覺得那已經不僅僅是羽球了。

每一個從升學制度的牢籠跳脫出來的新鮮人,
在甫進入這個社會縮影的大學,能夠懂得多少人情事故?
但我很慶幸的我在系羽裡面,感受著,學習著,也成長著,
也許羽球是牽絆我們在一起的緣分,這份緣分必然不僅是單靠羽球便能夠維持。
一人是單,兩人成雙,三人成眾,眾而成為團體,
每一個人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樣的也是彼此各取所需的來源,
那麼,你想在這裡看見什麼?
我總是這樣子的問自己。
                                                                               
於是系羽是我大學之中唯一最投入的地方。
                                                                               
也許付出多少不見得便能獲得多少,但我總相信只要用心,便能夠獲得,
各種形式的,各式各樣的回饋。
同樣的,因為獲得,而就會更想再去付出。
人與人之間,建立在一種互相之上,建立在一種信任,與依賴。
最後,你的付出已經不是希望看見回報,
而僅僅只是想看見一種好、一種美,還有一種分享。
                                                                               
也許我是幸運的,遇見了這麼多這麼棒的人,不論是學長姐或是學弟妹,
見證這個團體如何的成型與茁壯,享受邊際產值斜率最大的切點。
我已無法細數在每一個球場上跟不同的人打招呼的瀟灑,
在每一個下午一通電話便能一起揮灑汗水的灑脫,
或是每一個星期四夜晚看見每一張臉孔的歡欣,
每一個出遊或是簡簡單單吃個晚餐的恣適與寫意。
                                                                               
於是分離才會如此令人感傷。
                                                                               
上一篇以系羽為標題的文章,在這超過半年多的新年以來,竟以不可考,
彼此一直都在,而只是,每個人的方式,又不一樣了。
在這五年來幾乎沒有缺席的系羽生涯裡,
在意的人太多了,感謝的人也太多,
我僅能這樣的緬懷你們,透過球拍,再和你們打一場接一場的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verne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